Vol6《死亡與枷鎖》

香煙包裝盒總有一張嚇人的招紙。有時是一個衰老的女人、有時是一朵喻意不舉性無能的罌粟、有時是一具穿西裝的骷髏骨。香煙危害健康,為人所共知。抽煙的 人,那一抽,好像跟死亡親吻;那一下吞吐,好像已經出生入死,在死蔭的幽谷低飛過一回。我們不一定討厭死,因為我們時常做一些自殘的事情。快樂的時刻,好 像床上的高潮,空虛得一下就止息了;痛苦的時候,我們覺得生命太長了,可以分給其他不幸的病人。你一定有這樣的時刻。無奈的是,我們每個人都被割裂、隔絕 於自己之中。

我們不太快樂的時候,頭腦通常都異常清醒。我們好像滯 留在生命的機場,回不了家、又飛不走。生命無疑是一種恩賜,但這恩賜卻不是你要求的,最後還是會變成一種咀咒。因為最終我們還是不知道一切背後的所以然。 在生命的豐盛之中,我們自己竟無力掌握一切。我們無權決定要不要,也無法決定要多少。好像一個少年無法決定自己長多高、長得俊美與否、才智是否出眾。生命 的動能無情地推著我們前進、時間像雨一樣拍打著。於是人類會有各種自殘,試圖在某種度上重掌自己——靠人力去接近死亡,在意識上感受到它的寒冷、陰暗,竟 讓我們覺得自己在生命中有了多一點權力。

當我們的智力高度發展的時候,就不免面臨意義的空白、也自然要求生命的權力。《英雄本色》中周潤發有一句好似故弄玄虛的對白:「能夠主宰自己命運的人,就是神。」尼采直接將事情說得很明白:即生命的意義,就在於(從上帝身上)奪回自己生命的主權、伸張生命的意志。


「自我」是個夾在社會和自然之間的東西,萬分痛苦。煙盒就是一個例子。人類社會對香煙的禁制,其實是一種外部力量對「死亡的權力」的干預。群體可以通過律令去保存你的生命,但也同時剝奪了自我選擇「生命的態度」的權力。


自我與社會不相容的時候,總是後者壓抑了前者,後者奪得勝利。人的自我越大,就越感到生命的不由自主。若果求出不能,其對於各種程度的自殘的需求就更大——因為自殘畢竟是生命最後的選擇;人的自我越堅實,就越意識到自己方方面面都在禁制狀態。


因此盧梭說:「人生而平等」是屬於理想層面,後一句「但無處不在枷鎖之中」才是現實的狀態。死亡也是一個等待扣上來的枷鎖,終極的囚禁。


2011年有一部黑白藝術電影叫作《都靈之馬》,整部電影就只是關於一隻馬和一對父女的生活。故事說那隻馬在路上負重而勞累、被牽扯著、被鞭打著。尼采路過,看見這隻馬的模樣,跑上去抱著馬痛哭起來,然後發瘋了。


尼采是因為甚麼而發瘋,是一個永遠的謎。但這個創作出來的尼采的結局﹐也十分詩意。我們可以想像,一輩子自我鬥爭的尼采,最終還是無辦法再待下去。那隻馬 是世界,又是他自己。他目睹那隻馬之在枷鎖之中、也看見自己在枷鎖中、也看見所有人類的枷鎖。而這個絕望的世界,他是看不下去的了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 

關於字世繪

在一切來得龐雜瑣碎的世界,
我們相信事物還有整體和深度;
在字畫斷絕的現代,
我們依然同時書寫和繪畫。
字世繪,
關於各種「重口味」話題與視野。

文字創作 - 盧斯達

無待堂作者。他寫作的體裁包括長、中、短篇小說,各種(政治、時事、宗教、哲學、歷史、音樂、藝術、文化、
男女關係,不一而足)評論以及新詩、攝影等等。
http://dadazim.com

視覺創作 - Benson Koo

於香港土生土長的視覺藝術家, 畢業於社會大學。
作品如同一部黑白無聲的電影, 透過構圖訴說內心世界或是揭穿社會的彌天大謊。
http://blog.benson-koo.com